2021-2022
学年江苏省高二(上)学业水平历史调研试卷(合格考)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
40
题,每题
2
分,共
80
分)。
1
.(
2
分)
2021
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
100
周年。下列考古重大发现中最能够帮助我们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遗址是( )
A
.河南安阳殷墟王陵
B
.浙江杭州良渚古城
C
.山西临汾晋侯墓地
D
.陕西西安唐长安城
2
.(
2
分)古代某思想家主张:
“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
该思想家属于( )
A
.道家
B
.法家
C
.儒家
D
.墨家
3
.(
2
分)《剑桥中国史》描述某位皇帝:为了满足他的支持者,放弃对帝国的集权,恢复了周代的政治体制。这位皇帝是( )
A
.汉高祖
B
.唐太宗
C
.宋太祖
D
.明太祖
4
.(
2
分)唐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减。
780
年,政府开始推行两税法。该税制的推行( )
A
.消除了贫富差距
B
.强化了人身控制
C
.加速了白银流通
D
.改变了征税标准
5
.(
2
分)《宋书》记载:
“
江南
……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
……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
这主要得益于当时( )
A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B
.民族矛盾彻底消除
C
.南方地区得到开发
D
.社会秩序趋于安定
6
.(
2
分)某项科技进步对宋代意识形态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为观念的交换提供了意想不到的便利。这项科技是( )
A
.造纸术
B
.火药
C
.印刷术
D
.指南针
7
.(
2
分)台湾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为了便于对
“
台湾
”
的管理,设置的机构是( )
A
.枢密院
B
.澎湖巡检司
C
.理藩院
D
.台湾府
8
.(
2
分)《明会典》卷二载:
“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
鉴于此,明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
A
.实行三省六部制
B
.设立南北面官
C
.废丞相,权分六部
D
.设置军机处
9
.(
2
分)明清时期,小说的创作步入了成熟期,出现了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世情小说等。这主要是因为( )
A
.专制制度的强化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科举制度的没落
D
.文学理念的改变
10
.(
2
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都是靠中医药治病救人的,特别是经过抗击非典、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传染病之后,我们对中医药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下列有关中医药的表述有误的是( )
A
.战国至两汉
——
《黄帝内经》
——
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
B
.东汉《神农本草经》
——
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C
.唐《千金方》
——
第一部政府颁布的药典
D
.明《本草纲目》
——
被誉为
“
东方药学巨典
”
11
.(
2
分)如下所示为某历史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呈现的材料。据此可判定该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
张骞出使西域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册封
“
达赖
”
和
“
班禅
”
设置理藩院
A
.中央集权的加强
B
.多民族政权的对峙斗争
C
.经济重心的转移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2
.(
2
分)
“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
”
英国借此发动的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
.(
2
分)鸦片战争使得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也改变了部分统治者对西方的认识,他们认识到了坚船利炮的重要性,开展了挽救清王朝的
“
自救运动
”
。该运动是( )
A
.
“
开眼看世界
”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清末新政
14
.(
2
分)如图是一百多年前建立于武汉的民军起义国庆碑,它将
“
民军起义
”
与
“
国庆
”
组合在一起纪念中国近代某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是( )
A
.金田起义
B
.武昌起义
C
.南昌起义
D
.秋收起义
15
.(
2
分)如表为
1913
~
1919
年中国近代棉纺织业纱锭数量统计表。该状况出现的原因是( )
时间
1913
年
1914
年
1918
年
1919
年
纱锭数
184192
544780
647570
658748
A
.官僚资本借助权力巧取豪夺
B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
C
.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侵略
D
.临时政府对经济控制加强
16
.(
2
分)如图是民国时期小学生使用的教科书。对此教科书编写影响最大的是( )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国民革命
17
.(
2
分)如图是孙中山对
“
民生主义
”
内涵说明示意图。最有可能记载该图示内容的文献是( )
A
.中国同盟会纲领
B
.《民报
•
发刊词》
C
.国民党
“
一大
”
的报告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8
.(
2
分)
1936
年
10
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会师地点为如图中的(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19
.(
2
分)
“
此战严重破坏了正太铁
2021-2022学年江苏省高二(上)学业水平历史调研试卷(合格考)(原卷全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