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第一章2022 江 苏物 理
知识精讲1考点清单教材素材提升江苏6年真题及拓展2
声现象噪声及其控制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声与电磁波的辨析乐音的特性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响度音调音色产生发声体的判断传播声速频率范围条件定义声强级控制
知识精讲考点清单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 ________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 , __________停止,发声停止,但传声未停止.2、发声体的判断:人说话时,声音是由 ________振动产生的,管乐器的声音是由 __________振动产生的,弦乐器的声音是由 ______振动产生的,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弦振动振动声带空气柱振动
3、传播(1)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形式: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4、声速(1)大小: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 ______m/s.(2)影响因素:①介质的种类:一般来说,v固>v液>v气.②介质的温度.不能340
二、乐音的特性特性响度音调音色定义声音的_______声音的 _______声音的品质影响因素 (1)声源的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______(2)距离声源远近:距离声源越近,响度越____(3)声音的分散程度:声音的分散程度越小,响度越大声源振动的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_____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大高低强弱大高
特性响度音调音色改变方法改变用力大小(用力越大,响度越大)、听声距离、声音的分散程度弦乐器:弦绷得越紧、长度越短、越细,音调越高打击乐器(鼓):鼓皮绷得越紧,音调越高管乐器: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改变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举例 下列说法主要描述或应用声音音调的是________;响度的是_______;音色的是________.a.引吭高歌 b.闻其声知其人 c.尖锐刺耳 d.轻声细语 e.女高音男低音 f.万籁俱寂 g.口技演员模仿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h.声纹锁 i.声音的“粗” “细”ceiadfbgh
特性响度音调音色区别(1)音调和响度没有必然联系,音调高的响度不一定大(2)音色只与发声体本身材料、结构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3)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音调、音色一般不会变化,响度会随传播距离的改变而改变
三、噪声及其控制1、定义:(1)物理学角度:声源做_________振动产生的,且强度过大.(2)环保角度:凡是干扰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和休息,甚至对人体有害,需要加以控制的声音.无规则2、声强级:物理学中,用声强级来客观描述声音的强弱,它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
3、控制(1)防止噪声的产生:在________减弱,如: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手机关机等.(2)阻断噪声的传播:在____________减弱,如:路边的房子安装双层玻璃、道路两旁种植树木等.(3)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在________减弱,如:戴耳塞、戴头盔、捂耳朵等.人耳处传播过程中声源处
四、人耳能听到的声音1、频率范围:________Hz~_______Hz.2、条件:(1)健康的听觉系统;(2)物体振动发声;(3)声音的频率在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内;(4)有传播声音的介质;(5)响度不能太小.2020000
五、声与电磁波的辨析声电磁波相同点(1)都可以在空气中传播;(2)都可以传递______与______;(3)都能发生反射不同点产生由物体________产生由变化的电流产生传播传播______介质,______在真空中传播,通常情况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________m/s________在真空中传播,其速度c ≈________m/s信息能量振动需要不能340能3×108
声电磁波应用传递______超声波:超声定位(超声导盲仪、倒车雷达、蝙蝠飞行、声呐)、B超、检测金属工件是否有裂纹等手机、无线电广播、电视、导航、除倒车雷达外的其他雷达、移动通信、遥控器、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等次声波:预报地震、台风及监测核爆炸等传递______超声波洁牙、碎结石、清洗精密仪器、超声波加湿器等微波炉、紫外线杀菌等信息能量
(4)吹口哨的声音是由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5)同时敲鼓和锣,其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 )××微点诊断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 )(2)人耳能听到声音,则发声体正在振动( )(3)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振动停止,人就听不到声音了( )√××
(6)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一定大( )(7)弹奏钢琴时,用大小相同的力弹不同的键,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色( )(8)歌声不可能是噪声( )(9)倒车雷达与军事雷达、汽车导航一样,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能量的( )××××
教材素材提升图说物理1. 小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现象:随着广口瓶内的空气被抽出,听到的手机声会逐渐变________,再使空气逐渐进入广口瓶内,又会听到手机声逐渐变________.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真空________传声.(八上P9活动图1-4)小大介质不能
【拓展】(1)实验时小明没有把手机直接放到广口瓶的底部,而是用细线悬挂起来,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抽气完成后给瓶内手机拨打电话,可以打通,说明____
第一章 声现象(课件)-江苏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