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
4
分,选错的得
0
分,答案需填涂在答题卡上。
1
.(
4
分)厦门山海健康步道串联了厦门岛中北部重要的生态节点.某同学从邮轮码头出发走完山海健康步道,全程
24.55km
,共历时
5h
,则( )
A
.全程
24.55km
指的是位移大小
B
.
“km”
、
“h”
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C
.该同学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4.91km/h
D
.研究该同学所走的路程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
2
.(
4
分)元代《王桢农书》记载了戽斗,如图所示,它是一种小型的人力提水灌田农具,形状像斗,两边系绳,靠两人拉绳牵斗取水。忽略绳子质量,戽斗处于平衡状态时( )
A
.两人站得越远,绳子对戽斗的合力越大
B
.两人站得越远,绳子对戽斗的合力越小
C
.两人站得越远,人对每条绳子的拉力越大
D
.两人站得越远,人对每条绳子的拉力越小
3
.(
4
分)磁悬浮列车运行时,车体始终悬浮于轨道上方
10
毫米处。《加油向未来》节目曾做过一个大型科学实验,选了
8
名小朋友,在
30s
内将一辆悬浮的磁悬浮列车从静止开始拉动了
5m
,此过程该列车所受的阻力可忽略,则( )
A
.磁悬浮列车运行时比静止时的惯性更大
B
.磁悬浮列车运行时,轨道对列车没有弹力
C
.若仅需
1
名小朋友,将无法拉动磁悬浮列车
D
.列车被拉动时,小朋友对列车的拉力大于列车对小朋友的拉力
4
.(
4
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0.2kg
的水平托盘
M
挂在轻弹簧下端,处于静止状态.现将质量为
0.3kg
的物体
m
放在
M
上,随后二者在竖直方向上一起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
g
=
10m/s
2
,则( )
A
.放上的瞬间,加速度为
6m/s
2
B
.放上的瞬间,
m
对
M
的压力为
3N
C
.运动速度最大时,
m
对
M
的压力为零
D
.向下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二、多项选择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答案需填涂在答题卡上。
(多选)
5
.(
6
分)关于研究物理的思想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物体视为质点,运用了极限思想
B
.力的分解与合成,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C
.在极短的位移中,物体的平均速度可以看成它在此位置的瞬时速度,运用了理想模型法
D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运用了微元积分思想
(多选)
6
.(
6
分)电梯从静止开始运行,某同学用《手机物理工坊》
APP
同步采集了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图所示,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 )
A
.
MN
时段电梯处于超重状态
B
.
PQ
时段电梯处于失重状态
C
.
MN
时段电梯上升
D
.
PQ
时段电梯下降
(多选)
7
.(
6
分)排球课上,同学们在训练垫球。某同学将排球以
6m/s
的初速度竖直向上击出,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
10m/s
2
,则( )
A
.排球到达最高点时的速度为零
B
.排球到达最高点时的加速度为零
C
.排球上升和下降过程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D
.排球从击出到落回击球点的时间为
1.2s
(多选)
8
.(
6
分)甲乙两车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t
=
0
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
3m
处。甲车中安装了速度传感器,乙车中安装了位移传感器,两车传感器同步采集的示数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 )
A
.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前
4s
内甲乙两车位移相同
C
.第
2s
内甲乙两车逐渐靠近
D
.第
3s
末甲乙两车相遇
三、填空题,共
20
分。
9
.(
4
分)从高空下落的雨滴所受空气阻力随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经过一段距离后将匀速下落,这个速度称为此雨滴下落的终极速度。模拟雨滴在无风时下落的实验中,将一质量为
m
、半径为
r
的小球从足够高的空中由静止释放。已知球形物体体积不大时所受的空气阻力
f
与速度
v
和球半径
r
成正比,即
f
=
kvr
,
k
是比例系数,重力加速度为
g
,则该小球达到终极速度前的加速度逐渐
(选填
“
增大
”
或
“
减小
”
),终极速度为
(用
m
、
g
、
k
、
r
表示)。
10
.(
4
分)如图所示,轻绳上端固定,下端系着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小球在水平力
F
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轻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θ
,重力加速度为
g
,此时
F
大小为
。现将
F
的方向由水平向右逆时针缓慢转至竖直向上,此过程仍然使小球在图中的位置保持平衡,则
F
的大小变化情况为
。
11
.(
6
分)实验小组测量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中,在弹簧下端依次挂上钩码,记下所挂钩码的质量
m
及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指针对应的刻度,并求出对应的弹簧伸长量
x
。
(
1
)挂上第
3
个钩码,稳定后指针对应刻度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
cm
;
(
2
)以
m
为纵轴、
x
为横轴,已根据实验数据
2021-2022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原卷全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