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欢迎走进我的课堂
复习旧知说一说成比例的两个量需要满足的条件
判断下面各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1)单价一定,买文具盒的个数和总价。(2)邓畅读一本200页的书,已读的页数和未读的页数。(3)长方形的长一定,它的面积和宽。
表1是面积为24cm2的长方形中长和宽的变化关系,表2是周长为24cm的长方形中长和宽的变化关系。(单位:cm)表1表2请把表格填写完整。(1)表中哪两个量是相关联的量? 表中的两个量是怎样变化的?长1234681224宽24 12843216长12345678宽1110987654(2)表1和表2中,长方形的长和宽之间的变化规律有什么不同吗?
122.5410050 40 25520老师准备用100元钱买口罩。单价∕元数量∕个自学提示:(1)表中哪两个量是相关联的量? 它们是怎样发生变化的?(2)相对应的每两个数的乘积各是多少?乘积表示的是什么呢?请把上表补充完整。
像这样,单价和数量是两个相关联的量,数量随着单价的增加而减少,随着单价的减少而增加。而且单价与数量的积(也就是总价)一定,我们就说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我们把他们的这种关系称为反比例关系。单价×数量=总价(一定)
表1表2表1和表2中,长方形的长和宽之间成反比例吗?长方形的面积都是24cm2,积一定,长和宽成反比例。周长一定,长和宽和都是12cm,积不一定,长和宽不成反比例。表1是面积为24cm2的长方形中长和宽的变化关系,表2是周长为24cm的长方形中长和宽的变化关系。(单位:cm)长1234681224宽2412864321长12345678宽1110987654
总结 成反比例的两个量需要满足的条件:(1)两个相关联的量。(2)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3)相对应的两个量的乘积一定。
(1)全班的人数一定,每组的人数和组数。( )(2)圆柱的体积一定,圆柱的底面积和高。( ) (3)六(2)班教室铺地砖,每块地砖的面积与所需地砖的块数。 ( )(4)刘苏衡步行从家到学校,已走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 ( )(5)圆的周长一定,直径和圆周率。 ( )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成反比例成反比例成反比例 不成反比例不成反比例
每时加工的数量∕个306090100120加工的时间 ∕时 60某口罩厂加工一批口罩,每时加工的数量和加工的时间如下:请把上表补充完整。1、表中每时加工的数量和加工的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2、如果每时加工180个,需要多长时间?30201815
请举一个成反比例的例子,并与同伴交流。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x,y均不为0),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 ,那么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x×y=k(一定)(一定)
下面的x,y(x,y均不为0)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1) x+y=3 (2) xy=5 (3) =x (4) x
反比例(公开课课件)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