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重庆市新高考历史试卷(选择性)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
3
分)有学者指出,“德”的观念至少在西周已经产生,它既是一种个人的品德,又与天命有关。春秋时期,“德”的神秘意味开始减弱,更强调人的品德和理性,如文献记载:“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推崇文献中这一观点的先秦思想流派是( )
A
.墨家
B
.兵家
C
.儒家
D
.法家
2
.(
3
分)考古表明,战国至西汉初期,蜀地墓葬中蜀文化因素占主要地位,墓葬形式以船棺葬、狭长形土坑墓为主,随葬品也极具蜀地特征;至西汉中期,具有汉文化特色的长方形竖穴木椁墓成为主要墓葬形式,随葬品也有明显的关中特色。这反映出西汉中期(
)
A
.蜀地墓葬出现平民化趋势
B
.蜀文化逐渐融入到汉文化中
C
.蜀地经济实力与关中相当
D
.蜀文化与关中文化交流有限
3
.(
3
分)唐代宗始设枢密使,“初不置司局,但有屋三楹,贮文书而已。其职掌惟承受表奏于内中进呈;若人主有所处分,则宣付中书门下施行而已”。据此可知,当时的枢密使( )
A
.主要负责军事事务
B
.类似皇帝秘书机构
C
.地位在中书省之上
D
.下属机构较为完备
4
.(
3
分)北宋开封商人孙赐号,本是酒馆侍者,“诚实不欺,主人爱之,假以百千,使为脚店(小酒馆)……其货渐侈大,乃置图画于壁间,列书史于几案,为雅戏之具,皆不凡,人竞趋之。久之,遂开正店,建楼,渐倾中都”。材料有助于说明北宋( )
A
.士人阶层壮大
B
.心学思想盛行
C
.坊市制度流行
D
.抑商政策加强
5
.(
3
分)朱熹说:“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而其精蕴则已具于圣贤之书,故必由是以求之。”以下与这句话核心观点最接近的是( )
A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B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
C
.“如麻麦稻粱,甚时种,甚时收;地之肥,地之硗,厚薄不同,此宜植某物,亦皆有理。”
D
.“且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木、一器用之间,
此是何学问?”
6
.(
3
分)王祯《农书》记载:“中国自桑土既蚕之后,惟以茧纩为务,殊不知木棉之为用。夫木棉产自海南,诸种艺制作之法,骎骎北来,江淮川蜀既获其利。至南北混一之后,商贩于此,服被渐广。”由此可知,元朝时( )
A
.木棉开始向北传播
B
.商贾对外出口大宗棉布
C
.丝绸产量不及棉布
D
.国家统一促进棉布流行
7
.(
3
分)《马关条约》换约前夕,英国某画报刊登了一幅漫画(如图),又附评论称:“中国,如果完全开放,对人类而言将是个黄金……战争影响下的真正占领是对市场权力的占领,显然规模很大。”这些信息反映出( )
A
.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独占中国市场
B
.三国干涉还辽是因日本要价过高
C
.条约增开口岸等要求符合西方利益
D
.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新形式
8
.(
3
分)晚清时期,歌谣体童蒙读物《最新妇孺唱歌书》中写道:“万国通商口岸通,铁车轮舶疾如风。洲名澳亚欧非美,人种棕黄黑白红。世界群推老帝国,舞台谁是主人翁。诸君准备新人格,革命风潮逼远东。”这首歌谣( )
A
.可能出现于洋务运动中
B
.反映出国人抛弃了改良道路
C
.可能是立宪派的宣传品
D
.反映出清末西学东渐的深化
9
.(
3
分)
1949
年
11
月
30
日重庆解放后,重庆市军管会在接管城市时明确要求:对旧政权人员一概不许称伪人员,对企业生产机关必要时可冠以“原”字,对学校除需要更改名称的外,仍称原
名。这些要求( )
A
.体现了民主集中的工作原则
B
.贯彻了团结建国的精神
C
.落实了爱国统一战线的方针
D
.适应了三大改造的需要
10
.(
3
分)专业户是指我国农村专门从事某种农副业的家庭或个人。
1984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村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出现的专业户,带头勤劳致富,是农村发展中的新生事物,应当积极支持。这里说
的“新”是指它( )
A
.改变了农村生产主要经营形式
B
.引领着土地所有制调整的方向
C
.反映了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趋势
D
.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启
11
.(
3
分)公元前
4
世纪晚期,雅典城邦原有的观剧津贴被大幅削减,城邦日常开支和军费也要通过征收财产税等方式来筹集。对此,演说家伊索克拉底说:“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每个人都想享受由财富带来的荣耀。而现在,每个人都要辩称自己并非富人,就仿佛富裕是世界上头等的罪恶一样。”上述材料反映出( )
A
.城邦的公民精神在弱化
B
.富人对民主制更有信心
C
.富人的经济负担在减轻
D
.穷人被排挤出城邦事务
12
.(
3
分)在
16
世纪的新教地区,每个面包匠和烛台制造师都能拥有一本《圣经》。他们可以在工棚里独自研究它,得出自己的结论,而不必担心在火刑柱上被烧死。这现象揭示出当时( )
A
.贵族失去宗教特权
B
.传统的惩戒方式已被废除
C
.平民引领宗教改革
D
.天主教会思想专制遭削弱
13
.(
3
分)
11
世纪以来,人们认为君主具
2022年重庆市新高考历史试卷(选择性)(原卷全解析版)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