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高考数学真题完全解读
(新高考全国
1
卷)
本资料分试卷使用地区、试卷总评、考点分布细目表、试题深度解读
四个模块
,
其中试题深度解读
模块又
分为【命题意图】【答案】【解析】【点评
】【知识链接】等栏目
.
本资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试卷使用地区
山东、湖北、湖南、江苏、广东、福建、河北
二、试卷总评
1.
202
2
年
新
高考数学
Ⅰ
卷
命题
坚持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
发挥数学应用广泛、联系实际的学科特点
,
设置真实情境
,
命制具有教育意义的试题
,
发挥教育功能和引导作用
.
如
第
4
题
以我国的重大建设成就
“
南水北调
”
工程为背景
,
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运算求解能力
,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主义建设成果
,
增强社会责任感;
2
.
该
试卷
依据课程标准命题
,
深化基础考查
,
突出主干知识
,
创新试题设计
,
加强教考衔接
,
发挥高考试题对中学教学改革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
命题贯彻高考内容改革要求
,
依据高中课程标准
,
进一步增强考试与教学的衔接
.
试题的考查内容范围和比例、要求层次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
,
注重考查内容的全面性
,
同时突出主干、重点内容的考查
,
引导教学依标施教
.
试题突出对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考查
,
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
引导学生形成学科知识系统;注重本原性方法
,
淡化特殊技巧
,
强调对通性通法的深入理解
和综合运用
,
促进学生将知识和方法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
.
如
第
16
题
体现特殊与一般的思想
.
3.
该
试卷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
3
种题型上都加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
如
第
12
题
,
要求学生在抽象函数的背景下
,
理解函数的奇偶性、对称性、导数等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
对数学抽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都有较高的要求
.
4.
该
试卷注重
创新试题形式
,
引导教学注重培养核心素养和数学能力
,
增强试题开放性
,
鼓励学生运用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
,
引导教学注重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
,
如
第
14
题
,
要求写出一个方程
,
结果不唯一
,思路不同,所用时间有较大差异,体现了试题的开放性与灵活性
.
在多选题的设计上
,
进一步增强选项的灵活性
,
突出对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考查
.
在填空题的答案设计上
,
给学生较大的思考空间
,
对知识之间的联系、直观想象等素养作了深入的考查
.
5.
该
试卷
加强学科核心素养考查
,
强化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
深入考查关键能力
,
优化试题设计
,
发挥数学科高考的选拔功能
,
助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
通过设置综合性的问题和较为复杂的情境
,
加强关键能力的考查
.
如
第
22
题
重视基于数学素养的关键能力的考查
,
在数学知识、数学能力和创新思维层面都有所体现
,
具有较好的选拔功能
.
三、考点分布细目表
题号
命题点
模块(题目数)
1
集合的交集
1.
集合(共
1
题)
2.
不等式(共
3
题)
2
复数的概念与运算
复数(共
1
题)
3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平面向量
(共
1
题)
4
实际问题中的空间几何体
立体几何
(共
4
题
)
5
古典概型
排列组合
、
概率与统计(共
3
题)
6
三角
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共
2
题)
7
比较大小
函数与
导数
(共
5
题)
不等式(共
3
题)
8
球与几何体的切接
立体几何
(共
4
题)
9
空间角
立体几何
(共
4
题)
10
用导数研究函数性质
函数与导数
(共
5
题)
11
抛物线
解析几何
(共
4
题)
12
函数与导数的综合
函数与导数
(共
5
题
)
13
二项式定理
排列组合、概率与统计(共
3
题)
14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解析几何
(共
4
题)
15
用导数的几何意义研究曲线的切线
函数与导数(共
5
题)
16
椭圆
解析几何(共
4
题)
17
数列的通项、
求和
及数列不等式的证明
数列
(共
1
题)
不等式(共
3
题)
18
解三角形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共
2
题)
19
空间距离、二面角与空间向量
立体几何(共
4
题)
20
独立性检验与条件概率
排列组合、概率与统计(共
3
题)
21
双曲线
解析几何
(共
4
题)
22
导数
的应用
函数与导数(共
5
题)
四、
试题深度解读
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
,
每小题
5
分
,
共
40
分
.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若集合
,
则
A.
B.
C.
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
简单不等式的解法及
集合的交集运算
,
考查数学运算与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
.
难度:容易
.
【答案】
D
【解析】
因为
,
故
,
故选
D
.
【点评】集合是高考每年必考知识点
,
一般以容易题面目呈现
,
位于选择题的前
3
题的位置上
,
考查热点一是集合的并集、交集、补集运算
,
二是集合之间的关系所给集合
,
多为简单不等式的解集、离散的数集或点集
,
这种考查方式多年来保持稳定
.
【知识链接】
1.
求解集合的运算问题的三个步骤:
(1)
看元素构成
,
集合是由元素组成的
,
从研究集合中元素的构成入手是解决集合运算问题的关键
,
即辨清是数集、点集还是图形集等
,
如
{
x
|
y
=
f
(
x
)},{
y
|
y
=
f
(
x
)},{(
x
,
y
)|
y
=
f
(
x
)}
三者是不同的.
;
2022年高考数学真题完全解读 (2022年新高考全国1卷真题深度解析拓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