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
文言文阅读
1.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
“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
“
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
”
鼎,衡小名也。
邑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
(
1
)文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是:
________
。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邻舍有烛而
不逮
:不给他
B.
衡乃与其
佣作
:雇佣劳作
C.
而不求
偿
:报偿
D.
邑人
畏服之如是:同乡
2.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
①
契
②
其舟,曰:
“
是吾剑之所从坠。
”
舟止,从其所契者
③
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④
?
【注】
①
遽(
jù
):急忙、立刻。
②
契(
qì
):用刀子雕刻。
③
契者:雕刻的地方,
④
惑:迷惑、糊涂。
④“
不
……
乎
”
是一种委婉的反问方式。
(
1
)试将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
2
)这是我们熟悉的一个寓言故事,可概括成一个成语:
________
。
(
3
)你还积累过许多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请写出两个:
________
、
________
。
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
①
难之
②
。朗曰:
“
幸尚宽,何为不可?
”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
“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③
。既已纳其自托
④
,
宁可以急相弃邪?
”
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
①
辄:就。
②
难之:对这件事感到为难。
③
耳:罢了。
④
既已纳其自托: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①
俱
乘船避难
________
②
幸
尚
宽
________
③
后贼追
至
________
④
携拯如
初
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
“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
一句的意思。
(
3
)从文段内容看,你认为华歆和王朗谁优谁劣?写写你的理由。
4.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
1
)选出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善:擅长
B.
谓:认为
C.
乃:于是
D.
绝:告别
(
2
)选出对《伯牙绝弦》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了高山,想到了流水。
B.
钟子期听到琴声,联想到的景象跟伯牙想的一致。
C.
无论伯牙弹琴时想什么,钟子期都清楚他的心声。
D.
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是想要怀念钟子期。
5.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入木三分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
①
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
②
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
“
尔何来窃吾所秘?
”
羲之笑而不答。母曰:
“
尔看用笔法?
”
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
“
待尔成人,吾授也。
”
羲之拜请:
“
今日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
③
也。
”
父喜,遂与之。不盈期(
jī
)月,书便大进。
卫夫人
④
见,语太常王策曰:
“
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
”
流涕曰:
“
此子必蔽吾名!
”
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
⑤
,
工人削之,入木三分。
【注】
①
旷:王旷,王羲之的父亲。
②
《笔说》:论书法的书。
③
幼令:幼年时美好的才华。
④
卫夫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少时,曾经跟她学习书法。
⑤
祝版:祭神的木板。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①
七岁
善
书
________
②
恐
不能秘之
________
③
语
太常王策曰
________
(
2
)结合语境,写出下列划线的
“
之
”
指代的对象。
①
窃而读
之
________
②
今日用
之
________
③
工人削
之
________
(
3
)用
“/”
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一处)
十二见前代《笔说》其父枕中窃而读之
(
4
)文中王羲之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
5
)
“
入木三分
”
已成为一个成语,请你说出它现在的含义。
6.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
shi
)或尽粟(
sù
)一石(
dàn
)。食(
sì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sì
)也。走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
shí
)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xìan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
sì
)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
天下无马!
”
呜呼!其真无马邪(
yé
)?其真不知马也。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
才美不外
见
________
②
安
求其能千里也
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
文言文阅读(一)(小升初专题训练)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人教部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