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
2023-2024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
化学
(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
—
12
N—14
O—16
S—32
Na
—
2
3
Mg
—
24
Cl
—
35.5
K
—
39
Cu
—
64
I
—
127
一、
单项选择题:共
1
3
题,每题
3
分,共
39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
在生产生活
中,下列过程需要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
.钢铁生锈
B
.浮雕的腐蚀
C
.工业合成氨
D
.牛奶变质
2
.下
列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
.
次氯酸钠
B
.
冰醋酸
C
.
氨水
D
.
碳酸钙
3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
.明矾溶液呈酸性的原因:
Al
3
+
+
3H
2
O
Al(OH)
3
+3H
+
B
.
Li-I
2
电池正极
(
右图
)
放电时的电极反应有
:
I
+
e
—
=
3
I
—
C
.
次磷酸
(
一元弱酸
)
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
H
3
PO
2
+
3NaOH
=
Na
3
PO
2
+
3
H
2
O
D
.
1 g H
2
在
O
2
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142.9 kJ
的热量,则表示
H
2
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H
2
(g)+O
2
(g)
=
2H
2
O
(l)
Δ
H
=
-
571.6 kJ
∙
mol
-
1
4
.
下列说法
不
正确的是
A
.
容量瓶、分液漏头、滴定管使用前均要检漏
B
.
pH
计可用于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
C
.用酸式滴定管量取
20.00
mL
酸性
KMnO
4
溶液
D
.将
氯化镁
溶液蒸干,可制得无水
氯化镁固体
5
.下列操作能促进水的电离且溶液呈酸性的是
A
.向水中加入
N
a
2
CO
3
溶液
B
.向水中加入
N
a
HS
O
4
溶液
C
.将水加热到
,使
pH=
6
D
.向水中加入
NH
4
Cl
固体
6
.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0.
1
mol
H
2
和
0.
1
mol
I
2
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小于
0.2
N
A
B
.电解熔融
MgCl
2
,阴极增重
2.4 g
,外电路通过的电子数为
0.1
N
A
C
.
1 L 0.1
mol·L
-
1
的
Na
2
S
溶液中
S
2
-
和
HS
-
的总数小于
0.1
N
A
D
.
25℃
,
pH=2
的
H
2
SO
4
溶液中
H
+
数目为
0.
0
1
N
A
7
.下列实验方案
不
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方案
加热后溶液红色加深
测得
Δ
H
为
Δ
H
1
、
Δ
H
2
的和
实验
目的
用于在实验室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用已知浓度的
HCl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
NaOH
溶液
验证温度对水解平衡的影响
验证
Δ
H
与物质的始末状态有关,与反应过程无关
8
.已知反应
CO(g)+H
2
O(g)
CO
2
(g)+H
2
(g)
Δ
H
<0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降低温度,
K
增大
B
.更换高效催化剂,可增大
CO
的平衡转化率
C
.
CO
和
H
2
O
分子的每一次碰撞都能发生化学反应
D
.若该反应为非基元反应,其总反应速率由反应快的一步基元反应决定
9
.
利用
CO
和
H
2
组成原电池,在
Pt
电极的催化下可以生成甲烷,总反应方程式为:
CO
2
(g)+4H
2
(g)
=
CH
4
(g)+2H
2
O(g)
。装置中正负极之间采用质子交换膜分隔,在电极上
CO
2
先转化为
*CO
吸附在催化剂表面,随后生成甲烷,部分机理如题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总反应方程式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B
.
正极获得
CO
的电极反应式
:
2H
+
+CO
2
—
2e
—
=
CO+H
2
O
C
.
在催化剂表面生成
CH
4
的方程式:
*CO+6H
=
CH
4
+H
2
O
D
.
气体中
CO
2
的浓度越高,越利于甲烷的生成
10
.在常温下,有关下列四种溶液的叙述
不
正确的是
编号
①
②
③
④
溶液
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
醋酸
盐酸
11
11
3
3
A
.分别取
1 mL
稀释至
10
0
mL
,四种溶液的
pH
:
②>①>④>③
B
.在
①
、
②
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氯化铵晶体,两种溶液的
均减小
C
.将
②
、
③
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
pH=4
.7
:
c
(CH
3
COO
−
)
>
c
(Na
+
)
>
c
(H
+
)
>
c
(
OH
−
)
D
.若将
④
与
②
混合后
(
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
,溶液的
pH=4
,则
a
:
b
=11:9
11
.
2023
年
2
月,全球最大容量铁
-
铬液流储能电池在内蒙古自治区成功试运行。该电池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的电极可视为惰性电极。已知,储电时
被氧化。下列有关说法
不
正确
的是
A
.装置中离子交换膜提高了充电
/
放电效率
B
.储电时,电极
I
与外电源负极相连
C
.供电时,负极反应:
D
.储电时,当
2 mol Fe
2+
被氧化时有
2 mol
H
+
通过离子交换膜
1
2
.一定条件下,
1-
苯基丙炔(
,
Ph-
表示苯基)可与
HCl
发生催化加成,反应如下:
反应过程中该炔烃及反应产物的占比随时间的变化如图(已知:反应
I
、
Ⅲ
为放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同条件下,
产物
I
比产物
Ⅱ
稳定
B
.
反应开始阶段,产物
Ⅱ
的转化率高
C
.一定温度下,
增加
HCl
浓度可增加平衡时产物
Ⅱ
和产物
I
的比例
D
.
相同条件下
,
生成产物
I
的活化能更低,生成产物
Ⅱ
放出的能量更多
1
3
.在
600K
下,按初始投料比
n
(CO) :
n
(H
2
)
分别为
1:1
、
1:2
、
1:3
投料,发生反应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卷答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