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高考数学真题完全解读
(新高考全国
2
卷
)
本资料分试卷使用地区、试卷总评、考点分布细目表、试题深度解读
四个模块
,
其中试题深度解读
模块又
分为【命题意图】【答案】【解析】【点评
】【知识链接】等栏目
,
本资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试卷使用地区
海南、辽宁、重庆
二、试卷总评
1.2022
年新高考数学
Ⅱ
卷
命题
坚持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
发挥数学应用广泛、联系实际的学科特点
,
设置真实情境
,
命制具有教育意义的试题
,
发挥教育功能和引导作用
.
如
第
3
题
以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举架结构为背景
,
考查学生综合应用等差数列、解析几何、三角函数等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让学生领略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数学研究成果
,
进一步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
培育爱国主义情感
.
2.
该试卷依据课程标准命题
,
深化基础考查
,
突出主干知识
,
创新试题设计
,
加强教考衔接
,
发挥高考试题对中学教学改革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
命题贯彻高考内容改革要求
,
依据高中课程标准
,
进一步增强考试与教学的衔接
.
试题的考查内容范围和比例、要求层次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
,
注重考查内容的全面性
,
同时突出主干、重点内容的考查
,
引导教学依标施教
.
试题突出对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考查
,
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
引导学生形成学科知识系统;注重本原性方法
,
淡化特殊技巧
,
强调对通性通法的深入理解和综合运用
,
促进学生将知识和方法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
.
如
第
19
题
对统计与概率的思想进行了深入考查
.
数学试题力图引导中学遵循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
实现作业题、练习题减量提质
.
3.
该试卷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
3
种题型上都加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
注重创新试题形式
,
引导教学注重培养核心素养和数学能力
,
增强试题开放性
,
鼓励学生运用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
引导教学注重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
,
如
第
21
题
给出
3
个条件
,
要求学
生选取
2
个作为已知条件
,
证明另外一个成立
,
给学生提供了选择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
,
有利于对学生思维水平的考查
.
在多选题的设计上
,
进一步增强选项的灵活性
,
突出对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考查
.
在填空题的答案设计上
,
给学生较大的思考空间
,
对知识之间的联系、直观想象等素养作了深入的考查
.
4.
该
试卷加强学科核心素养考查
,
强化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
深入考查关键能力
,
优化试题设计
,
发挥数学科高考的选拔功能
,
助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
通过设置综合性的问题和较为复杂的情境
,
加强关键能力的考查
.
如
第
22
题
重视基于数学素养的关键能力的考查
,
在数学知识、数学能力和创新思维层面都有所体现
,
具有较好的选拔功能
.
5.
该试卷突出思维品质考查
,
强调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
如
第
8
题
对思维的灵活性有较高要求
,
在抽象的情境中发现函数周期性是问题的关键
.
6.
该试卷通过设置综合性的问题和较为复杂的情境
,
加强关键能力的考查
,
如
第
22
题
将函数、导数、数列与不等式等知识有机结合
,
考查学生灵活应用函数、不等式思想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
对直观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
.
三、考点分布细目表
题号
命题点
模块(题目数)
1
简单不等式的解法及集合的交集运算
1.
集合
(共
1
题)
2.
不等式(
共
3
题
)
2
复数的乘法运算
复数
(共
1
题)
3
数学文化与直线的
斜率
1.
数列(
共
3
题
)
2.
解析几何(共
5
题)
4
排列组合
排列组合及概率统计
(共
3
题
)
5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平面向量
(共
1
题)
6
三角变换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共
3
题
)
7
球与几何体的切接
立体几何
(共
3
题)
8
抽象函数
函数
与导数
(共
4
题)
9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导数的几何意义
1.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共
3
题)
2
.导数
10
抛物线
解析
几何
(共
5
题)
11
几何体的体积
立体几何
(共
3
题)
12
基本不等式
不等式
(共
3
题
)
13
正态分布
排列组合及概率统计
(共
3
题)
14
导数的几何意义
函数
与导数
(共
4
题
)
15
直线与圆
解析几何
(共
5
题)
16
直线与椭圆
解析几何
(共
5
题
)
17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数列
(共
3
题)
18
解三角形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共
3
题)
19
用样本估计总体及概率
计算
排列组合及概率统计(共
3
题)
20
线面平行的证明及二面角
立体几何(共
3
题)
21
双曲线
解析几何
(共
5
题
)
22
用导数研究函数单调性、不等式
恒成立及
证明
1.
函数与
导数(共
4
题)
2.
不等式(共
3
题)
3.
数列
(共
3
题)
试题深度解读
1.
已知集合
,
则
A.
B.
C.
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及集合的交集运算
,
考查数学运算与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
.
难度:容易
【答案】
B
【解析】因为
,
,
故选
B.
【点评】集合是高考每年必考知识点
,
一般以容易题面目呈现
,
位于选择题的前
3
题的位置上
,
考查热点一是集合的并集、交集、补集运算
,
二是集合之间的关系
,
这种考查方式多年来
2022年高考数学真题完全解读(2022年新高考全国2卷真题深度解析拓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