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1
.
(
2022
海南
卷
)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
“
能无败乎
”
?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
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
B
.
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
C
.
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
D
.
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
2
.
(
2022
北京
卷
)汉代某地区
“
地广人稀
”
,到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为
“
民多田少
”
。这一地区位于下侧示意图中的(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3
.
(
2022
河北
卷
)唐德宗(
779—805
年在位)时,
“
上命玉工为带,坠坏一錡(腰带上的饰物),乃私市以补。及献,上指曰:
“‘
此何不相类?
’
工人伏罪
……”
。在宰相柳浑的坚持下,有司以
“
误伤乘舆器服
”
定罪。据此可知,唐代(
)
A
.
三省六部制发生了变化
B
.
市坊制被打破
C
.
官私手工业技术有差异
D
.
法律运行合理
4
.
(
2022
辽宁
卷
)目前考古发现的唐代瓷窑遗址有河北的定窑、河南的巩县窑、浙江的越窑、湖南的岳州窑等数十处,它们或临永济渠、江南河,或临黄河、长江、赣江、湘江、钱塘江等自然河流。这体现了(
)
A
.
南北经济差距的拉大
B
.
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
.
水运的重要经济地位
D
.
瓷器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
5
.
(
2021
重庆
卷
)隋炀帝时,势倾当朝的左卫大将军、许国公宇文述占田违限,刑部尚书李园通
“
判字文述田以还民
”
。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
A
.
农民经济负担减轻
B
.
严刑峻法思想推行
C
.
官员特殊权益消失
D
.
均田制的贯彻实施
6
.
(
2022
广东
卷
)如图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
)
A
.
加强了中枢决策权
B
.
避免了相权被分割
C
.
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
D
.
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
7
.
(
2022·
湖南
·
统考高考真题)据下表可知(
)
时间
事件
隋文帝开皇十五年(
595
)
废除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大业二年(
606
)
始置进士科
唐高祖武德七年(
624
)
恢复九品中正制
唐太宗贞观初年(
627
)
再度废除九品中正制
A
.
世家大族没落
B
.
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
C
.
门阀观念强化
D
.
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
8
.
(
2021
辽宁
卷
)东汉后期,世家大族日益重视家谱、别录、私传的修撰,
“
赞贤圣之后,班族类之祖,言氏姓之出
”
,如《崔氏家传》《李膺家录》等。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
)
A
.
加强道德修养
B
.
追求政治利益
C
.
辨别大宗小宗
D
.
维护经济特权
9
.
(
2021
全国
卷
)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
“
不胜谄事
”
,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
“
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
”
。这现象反映出
(
)
A
.
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
B
.
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
C
.
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
D
.
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
10
.
(
2021
湖南
卷
)据研究,唐代白居易诗中所记中央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无不相合,所记地方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据此可知,当时
(
)
A
.
地方势力膨胀
B
.
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
C
.
中央财政紧张
D
.
地方官吏贪腐比较隐秘
11
.
(
2022
江苏
卷
)唐人崇尚
“
晋贤真迹
”
,争相效仿以王羲之父子为代表的江左书法风格,进士及第后在雁塔题名的字迹被认为皆有
“
江左遗风
”
。这主要反映出,唐代(
)
A
.
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
.
科举推动行书步入盛世
C
.
市民文化需求强烈
D
.
书法艺术吸纳六朝元素
12
.
(
2022
全国
卷
)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
“
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
”
。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
)
A
.
小篆
B
.
楷书
C
.
行书
D
.
草书
13
.
(
2021
全国
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地方行政制度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北魏前期,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广设军镇,相当于州,镇下置戍,相当于郡,对所在地区实行军事控制。上孝文帝为推行均田制、三长制,下令将全国分为
38
州,除北方边境地区外,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镇、戍,改为州、郡、县,地方管理回归汉晋体制。孝文帝还将州、郡、县依所管地区大小、民户多少等,各分为上、中、下三等,各等级地方长官的品级不同,其下所设属员多少也有相应的差别,规定地方长官
“
依户给俸
”
,即据民户多少确定俸禄;又将州刺史带将军号的办法推而广之,各州刺史、各郡太守例加将军号,将军府僚属纳入吏部管理,实际管理一州一郡行政事务,这为隋朝时将地方官吏全部纳入朝廷管理奠定基础。
“
依户给俸
”
在孝文帝以后停用,而地方行政机构分为三等九级,直到唐代一直没有改变。
——
据《魏书》等
(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真题分类汇编)—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精编专辑(十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