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律
教学设计
课题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单元
6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下册
学习
目标
1.
学习目标描述
: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学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
学习内容分析
:
在合作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建模的数学思想。
3.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
通过学生的学习,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难点
归纳、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新知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吗?我们班哪位同学跳绳比较强?
学生自由发言。
师:跳绳训练人的弹跳、速度、平衡、耐力和爆发力,同时可培养准确性、灵活性、协调性,以及顽强的意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跳绳给我们带来的数学问题。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动机,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
讲授新课
师:要求跳绳的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计算?
生:
28+17=45
(人)
生:
17+28=45
(人)
师:
这两道算式都是求什么的人数?结果都是多少?再观察算式,说说它们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
:
这两道算式
的相同点:
都是求跳绳的总人数,加数相同,得数也一样,
不同点:
是把两个加数的位置调换了一下。
师:
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将这两道算式连起来呢?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出:
等号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这一学习过程理解知识,学会思考,懂得交流,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实现了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
师板书:
28+17=17+28
师:你能再写几个这样的等式吗?
生:
11+10=10+11
生:
300+378=378+300
生:
44+66=66+44
师:你有什么发现?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吗?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出: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
师:你能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这种规律
吗?
学生
先独立表示
规律,
然后组内
交流各自的方法。
学生汇报
生: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生:△
+
○
=
○
+
△
生:甲数
+
乙数
=
乙数
+
甲数
师小结:
如果用字母
a
、
b
分别表示两个加数,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
a
+
b
=
b
+
a
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是加法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
任务二:加法结合律。
课件出示:跳绳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注意不同的解答方法,并指名两人板演不同的方法。
生
6.1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