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八年级(下)
《第
19
章
一次函数》常考题套卷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
1
.一次函数
y
=
kx
+
b
(
k
,
b
为常数,且
k
≠0
)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信息可求得关于
x
的方程
kx
+
b
=
0
的解为( )
A
.
x
=﹣
1
B
.
x
=
2
C
.
x
=
0
D
.
x
=
3
2
.一次函数
y
=(
m
﹣
2
)
x
n
﹣
1
+3
是关于
x
的一次函数,则
m
,
n
的值为( )
A
.
m
≠2
且
n
=
2
B
.
m
=
2
且
n
=
2
C
.
m
≠2
且
n
=
1
D
.
m
=
2
且
n
=
1
3
.一辆货车早晨
7
:
00
出发,从甲地驶往乙地送货.如图是货车行驶路程
y
(
km
)与行驶时间
x
(
h
)的完整的函数图象(其中点
B
、
C
、
D
在同一条直线上),小明研究图象得到了以下结论:
①
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
100
km
;
②
前半个小时,货车的平均速度是
40
km
/
h
;
③
8
:
00
时,货车已行驶的路程是
60
km
;
④
最后
40
km
货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
100
km
/
h
;
⑤
货车到达乙地的时间是
8
:
24
.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⑤
C
.
①③④
D
.
①③④⑤
4
.在某一阶段,某商品的销售量与销售价之间存在如表关系:
销售价
/
元
90
100
110
120
130
140
销售量
/
件
90
80
70
60
50
40
设该商品的销售价为
x
元,销售量为
y
件,估计当
x
=
126
时,
y
的值为( )
A
.
64
B
.
57
C
.
54
D
.
47
5
.八个边长为
1
的正方形如图摆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
P
点的一条直线
l
将这八个正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该直线
l
的解析式为( )
A
.
y
=
x
+
B
.
y
=
x
+
C
.
y
=
x
+
D
.
y
=
x
+
6
.若
k
>
1
,则一次函数
y
=(
k
﹣
1
)
x
+1
﹣
k
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7
.弹簧原长(不挂重物)
15
cm
,弹簧总长
L
(
cm
)与重物质量
x
(
kg
)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弹簧总长
L
(
cm
)
16
17
18
19
20
重物重量
x
(
kg
)
0.5
1.0
1.5
2.0
2.5
当重物质量为
5
kg
(在弹性限度内)时,弹簧总长
L
(
cm
)是( )
A
.
22.5
B
.
25
C
.
27.5
D
.
30
8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个
3×3
的正方形网格,其右下角格点(小正方形的顶点)
A
的坐标为(﹣
1
,
1
),左上角格点
B
的坐标为(﹣
4
,
4
),若分布在过定点
C
(﹣
1
,
0
)的直线
y
=﹣
k
(
x
+1
)两侧的格点数相同,则
k
的取值可以是( )
A
.
B
.
C
.
2
D
.
9
.如图所示,直线
y
=
x
+2
分别与
x
轴、
y
轴交于点
A
、
B
,以线段
AB
为边,在第二象限内作等腰直角
△
ABC
,
∠
BAC
=
90°
,则过
B
、
C
两点直线的解析式为( )
A
.
B
.
C
.
D
.
y
=﹣
2
x
+2
10
.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
AD
∥
BC
,
∠
A
=
45°
,
∠
C
=
90°
,
AD
=
4
cm
,
CD
=
3
cm
.动点
M
,
N
同时从点
A
出发,点
M
以
cm
/
s
的速度沿
AB
向终点
B
运动,点
N
以
2
cm
/
s
的速度沿折线
AD
﹣
DC
向终点
C
运动.设点
N
的运动时间为
ts
,
△
AMN
的面积为
Scm
2
,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
S
与
t
之间函数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
11
.如图,三角形
ABC
的高
AD
=
4
,
BC
=
6
,点
E
在
BC
上运动,若设
BE
的长为
x
,三角形
ACE
的面积为
y
,则
y
与
x
的关系式为
.
12
.李师傅到单位附近的加油站加油,如图是所用的加油机上的数据显示牌,则其中的常量是
.
13
.把直线
y
=
2
x
﹣
1
向左平移
1
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
2
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所得直线的解析式为
.
14
.已知函数
y
=(
m
﹣
1
)
x
+
m
2
﹣
1
是正比例函数,则
m
=
.
15
.已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P
(
a
,
3
a
)(其中
a
为常数,
a
≠0
),则该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
16
.(多选)下列图象中,表示
y
是
x
的函数的有
.
17
.如图,已知函数
y
=
3
x
+
b
和
y
=
ax
﹣
3
的图象交于点
P
(﹣
2
,﹣
5
),则根据图象可得不等式
3
x
+
b
>
ax
﹣
3
的解集是
.
18
.在函数
y
=
中,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
.
19
.如图,直线
l
1
⊥
x
轴于点(
1
,
0
),直线
l
2
⊥
x
轴于点(
2
,
0
),直线
l
3
⊥
x
轴于点(
3
,
0
),
…
直线
l
n
⊥
x
轴于点(
n
,
0
).函数
y
=
x
的图象与直线
l
1
,
l
2
,
l
3
,
……
l
n
分别交于点
A
1
,
A
2
,
A
3
,
……
A
n
;函数
y
=
3
x
的图象与直线
l
1
,
l
2
,
l
3
,
……
l
n
分别交于点
B
1
,
B
2
,
B
3
,
……
B
n
,如果
△
OA
1
B
1
的面积记的作
S
1
,四边形
A
1
A
2
B
2
B
1
的面积记作
S
2
,四边形
A
2
A
3
B
3
B
2
的面积记作
S
3
,
…
四边形
A
n
﹣
1
A
n
B
n
B
n
﹣
1
的面积记作
S
n
,那么
S
2020
=
.
20
.如图,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
y
=﹣
x
+
b
分别与
x
,
y
轴交于
A
,
B
两点,点
A
的坐标为
(
3
,
0
),过点
B
的直线交
x
轴负半轴于点
C
,且
OB
:
O
第19章一次函数(常考题套卷)初中数学人教新版八年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