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正弦定理的综合应用
题型突破·析典例01知能演练·扣课标02目录CONTENTS
01题型突破·析典例
题型一 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例1】 在△ABC中,已知sin C=2sin(B+C)cos B,那么△ABC一定是( )A.等腰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解析 ∵sin C=2sin(B+C)cos B,sin(B+C)=sin A,∴sin C=2sin Acos B.由正余弦定理得c=2a·,化简得a2=b2,∵a>0,b>0,∴a=b,∴△ABC为等腰三角形,故选B.
通性通法 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就是根据已知条件判断三角形是否为某些三角形(如锐角、直角、钝角、等腰、等边三角形等).这类题目的解答思路为化角为边,根据正弦定理把已知条件中边和角的混合关系转化为边的关系,然后通过整理得到边与边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确定三角形的形状.
1.在△ABC中,sin2A=sin2B+sin2C,则△ABC的形状是( )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等腰或直角三角形解析:由正弦定理得,a2=b2+c2,∴△ABC为直角三角形.故选A.
2.在△ABC中,a=bsin A,则△ABC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解析:由正弦定理,得=,由a=bsin A,得sin B=1,所以∠B=,即△ABC为直角三角形.
题型二 三角形的外接圆问题【例2】 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b=2,∠A=120°,△ABC的面积为,则△ABC外接圆的半径为( ) A.B.2C.2D.4B.2D.4解析 因为在△ABC中,b=2,∠A=120°,△ABC的面积为,所以bcsin A=×2×c×sin 120°=,解得c=2,所以由余弦定理有a2=b2+c2-2bccos A=22+22-2×2×2×=12,所以a=2,所以由正弦定理有==2R(R为△ABC外接圆的半径),解得R=2,所以△ABC外接圆的半径为2.
通性通法 任何三角形都有唯一的外接圆,三角形各边与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值恰好为该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利用此关系可解决三角形的外接圆问题.
1.在△ABC中,bc=20,S△ABC=5,△ABC的外接圆的半径为3,则a= . 解析:由S△ABC=5,有bcsin A=×20×sin A=5⇒sin A=,再由正弦定理有=2×3,即a=×2×3=3. 答案:3
2.在△ABC中,a,b,c分别是内角∠A,∠B,∠C的对边,若a=2,b=3,sin A=2sin Bcos C,则△ABC外接圆的半径为 . 解析:由正弦定理得,a=2bcos C,cos C=,由余弦定理得cos C===,解得c=3.又sin C=,所以外接圆半径R=·=. 答案:
题型三 正、余弦定理的综合应用【例3】 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
2023-2024学年湘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1.6.2第二课时 正弦定理的综合应用 (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