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知识·情境导学探新知01
如图所示,若想知道河对岸的一点A与岸边一点B之间的距离,而且已经测量出了BC的长,也想办法得到了∠ABC与∠ACB的大小,你能借助这3个量,求出AB的长吗?
知识点 正弦定理
思考 在△ABC中,==,那么这个比值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提示] 如图所示,无论怎么移动B′,都会有角B′=B,所以在△AB′C中,==c,c是Rt△ABC,△AB′C外接圆的直径,所以对任意△ABC,均有===2R(R为△ABC外接圆的半径).
1.在△ABC中,a=15,b=10,A=60°,则sin B=( )A. C. A [由=,得=,解得sin B=.故选A.] √
2.已知△ABC外接圆半径是2,A=60°,则BC的长为______.2 2 [因为=2R,所以BC=2Rsin A=4sin 60°=2.]
关键能力·合作探究释疑难02类型1 已知两角及一边解三角形类型2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类型3 三角形形状的判断
类型1 已知两角及一边解三角形【例1】 在△ABC中,已知B=30°,C=105°,b=4,解三角形.[解] 因为B=30°,C=105°,所以A=180°-(B+C)=180°-(30°+105°)=45°.由正弦定理,得==,解得a==4,c==2().
反思领悟 已知两角及一边解三角形的思路(1)若所给边是已知角的对边,可先由正弦定理求另一边,再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第三个角,最后由正弦定理求第三边.(2)若所给边不是已知角的对边,则先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第三个角,再由正弦定理求另外两边.
[跟进训练]1.已知△ABC中,c=4,∠A=45°,∠B=60°,求a,b.[解] 由题意可得∠C=180°-45°-60°=75°.由正弦定理得a==.又sin 75°=,于是a==4-4.同理可得b===6-2.
类型2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例2】 (源自湘教版教材)在△ABC中,分别求下列条件下的∠C和c.(1)a=5,b=5,∠A=30°; [解] 由正弦定理得=,即sin B=,所以∠B=60°或∠B=120°.当∠B=60°时,∠C=90°,所以c=sin 90°·=10.当∠B=120°时,∠C=30°,所以c=a=5.
(2)a=5,b=,∠A=45°. [解] 由正弦定理得sin B=·=,所以∠B=30°或∠B=150°.又∠A=45°,a>b,所以∠B<45°.由此得到∠B=30°,∠C=105°.因此c=sin 105°·=sin 75°·=.
反思领悟 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的步骤(1)用正弦定理求出另一边所对角的正弦值,进而求出这个角.(2)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第三个角.(3)根据正弦定理求出第三条边.其中进行(1)时要注意讨论该角是否可能有两个值.
[跟进训练]2.已知B=30°,b
2023-2024学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正弦定理 (课件)